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高峰论坛
2016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高峰论坛召开
2016-02-26 高峰论坛
分享到:

  由新华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16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暨“金融315研讨会”20日在北京举办。新华网党委专职书记、纪委书记齐绍南致辞。
  7月18日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互联网金融建立了基本制度规范;日前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称《建议》)中,首次提到了要“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第一次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建议;而11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成为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又一记重拳。这些都将意味着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的加速升级,同时也预示着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行业或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齐绍南说,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本质,其舆论热度只增不减。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不管互联网金融发展到哪一步,其银行、保险、证券、信托、资管的本质特征并不会发生变化,而互联网金融存在过大的风险,势必影响经济健康发展。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处于野蛮生长状态,而卷款跑路、倒闭等现象屡见报端,已多次将互联网金融推至风口浪尖,影响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投资者对其的信心。13日出台的《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规范和引导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行为,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该《指导意见》明确提到,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者。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对提升金融消费者信心、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齐绍南介绍,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金融业进入新格局,展现出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新面貌。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日趋丰富。但是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行为不规范,金融消费纠纷频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不强、识别风险能力亟待提高等问题亟待解决。

  最后,齐绍南表示,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旨在希望通过提供一个信息交流、思想交锋、成果传播的平台,促使业界乃至社会在对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持续关注的同时,让在新常态下的互联网金融业,更加稳健、更加健康地发展强大。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首届外资企业在华发展高峰论坛召开 下一篇:2016上海会展论坛——国际会展业CEO峰会在上海开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