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高峰论坛
企业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的企业的关系
2014-08-06 高峰论坛
分享到:

  变革与转型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从企业家的企业到企业的企业家的转变。

  能否实现从单一规模到有效规模、从经营产品到经营价值、从野蛮成长到文明成长的转型升级,是中国企业能否持续做大做强的关键。而成功的难点是企业家自我超越与领导力的更新。

  企业家都不缺理想,都想做成千亿级企业。那为什么大多数企业都做不到千亿级?因为当企业做到不大不小,己经小有财富和社会声望时,反而缺乏创业时面对困难的勇气,即缺乏解决问题、承担风险的意识,以及敢于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的意志。

 
  变革与转型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从企业家的企业到企业的企业家的转变,其中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从"是我的"向"是我们的"转变

  这是从所有权的角度来解读企业家对待企业财富的认识,回答企业属于谁的问题。从企业家的企业这个角度来说,企业家的潜意识里,企业就是属于我的;而在企业的企业家意识中,虽然我是创始人、大股东,但企业不完全属于我,是社会的、大家的、组织的。

  从老板文化向组织文化转变

  从组织文化的角度看,企业家的企业,内部文化就是企业家个性风格的化身,整个企业文化的氛围和个性是依据企业家个人的领导风格和行为个性而塑,是完全融为一体的。

  从主观评价向客观评价转变

  从价值评价体系的角度看,企业家的企业少有客观公正的价值评价体系与用人标准,价值评价以企业家个人为核心,老板是唯一的裁判,且评价完全依据个人好恶。

  从个人规则敬畏向组织规则敬畏转变

  对创始企业家而言,其骨子里流淌着敢于打破常规、不按常理出牌的天性,而且中国众多企业的创业发展史就是一部野蛮生存、漠视阳光规则、善打法律与政策擦边球的发展史。因此企业家的企业的规则是基于企业家个人,而不是组织共识上的规则,制度往往只针对别人不针对自己,只约束别人不约束自已,且朝令夕改,老板个人可以凌驾于组织规则之上,别人都在规则制度之下。整个组织缺乏对规则的敬畏感。

  从个人能力向群体能力转变

  企业家个人能力再大,也要受时间与精力所限。一天不睡觉,也只有二十四小时,企业家个人智慧再高,也要受新产业、新领域知识的限制。小企业、单一产业靠个人智慧与能力;大企业靠团队,老板不再是超级大业务经理,而是团队领航者,善于激发群体智慧,善于授权,驾驭比自已更能干的人。这就需要企业家有更高的追求,更宽广的胸怀,更高的境界。

  从对老板负责向对组织负责转变

  一个企业最大的危机有时来自责任的缺失,如果大家都不担责,一出问题找借口不讲解决方法,在位不作为,企业很容易垮。为什么许多中国民营企业做不大呢?大家都认为是对老板负责,而不是向客户与市场负责,眼睛朝上,所以不是真正的建立组织责任体系,所谓对企业忠诚是对老板忠诚,而不是对客户、组织忠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团伙而不是一个团队,是一拨人而不是一个组织。

  从做生意向做事业转变

  企业家的企业,老板本质上只是一个生意人,以养家糊口、发家致富,获取并拥有财富为人生目标;企业的企业家并不将财富的获取与拥有作为终极目标,而是以经营企业为终生职业,以将企业做大、做强、做长为人生价值目标,既追求财富又不沉溺于财富的享受。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第六届中国钢铁贸易高峰论坛在郑州举行 下一篇:首届中国国际航空经济高峰论坛在北京启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