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互娱艺术高峰论坛
由腾讯互动娱乐(简称“腾讯互娱”)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联合打造的高规格文化盛宴“名家风范大成之道——腾讯互娱艺术高峰论坛”在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拉开序幕。蔡志忠、叶辛、海岩、李克明、吴为山、章绍同、项阳、霍廷霄、黄丹、卢小旭、慕容湮儿等来自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领域的众多顶尖大师和当红新锐共聚一堂,幕天席地,纵意畅谈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碰撞与融合,共同畅想互联网时代里的全新艺术形态与审美感悟。
名家风范大成之道——腾讯互娱艺术高峰论坛艺术大师与当红新锐齐聚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互动娱乐综合服务商,腾讯互娱经历十年快速发展,奠定了其在网络游戏领域的领军地位。以“腾讯游戏”为基石,腾讯互娱正大力推行“泛娱乐”战略,目前已陆续推出“腾讯文学”、“腾讯动漫平台”等多个业务平台,开始在文学、动漫、影视、戏剧等多个具备关联性的互动娱乐领域展开深度布局。同时,随着“腾讯互娱艺术高峰论坛”等高端产业活动的开启,“腾讯互娱”这一整体品牌也开始逐步走向台前。
本次高峰论坛的联合主办方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在今年4月举办的腾讯游戏2013年度发布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正式成为腾讯互娱泛娱乐战略合作机构,该院是隶属文化部的全国唯一的一所国家级综合性艺术科研创作及教育机构。此次艺术高峰论坛是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后,腾讯互娱首次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合力打造的一场专业化、高规格、生动的文化盛宴,为互联网时代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碰撞与融合提供一个开放的产业讨论平台,助推多门类中国当代艺术和互动娱乐产业的全新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在开幕致辞中说:“当今世界,每个国家在迈向未来生活的历史进程中,都面临着一个如何看待自己历史传统,如何开创自己未来空间的问题。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迅猛的发展,我们似乎生活在地球村上。而前几年还仅仅是一种通讯工具的互联网,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状态。我们现在身处的时代是一个被四块屏幕所主导的时代,这四块屏幕就是电影、电视、互联网和手机。它们决定了我们对这个时代的认知与判断。所以对这四块屏幕的研究不仅仅是媒介的研究,也是对我们生存状态与意义的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致辞
腾讯公司副总裁程武表示,“腾讯互娱在游戏、文学、动漫、影视等泛娱乐业务上的布局,几乎和所有传统艺术都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今年年初,我们就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探讨,传统艺术和互联网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两者如何更好地融合?是否可以有更多元的新艺术形态出现?正是这些有趣但又没有标准答案的想法,让双方走到了一起,搭建了战略合作关系,并决定联合搭建艺术高峰论坛这一对话平台。”
腾讯公司副总裁程武致辞
艺术和科技的“十字路口”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艺术创作和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和娱乐方式以及整个互动娱乐的产业形态都在发生剧烈的变革。在这个巨大的变革漩涡中,传统的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在互联网时代都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可以看到,中国音乐产业,原有的“生产—消费”模式尚未完全成熟,就遭到了网络免费音乐带来的颠覆。但近期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发布数据显示数字音乐为唱片销售带来了自1999年来的首次增长。那么,中国的音乐产业是否也迎来了触底反弹的大好前景和即将爆发的新商业模式?
又比如,在文学方面,数字化正打破整个出版行业的边界、业态,传统的图书出版业一方面面临着由数字化带来的生存危机,同时数字出版也激发了出版业更大的生产力和全新的价值。在9月10日举办的腾讯文学战略发布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北京磨铁图书等出版巨头纷纷与腾讯文学达成战略合作,莫言、刘震云、阿来、苏童等文坛巨匠也开始“触网”,成为腾讯文学大师顾问团成员,并将部分作品授权给这一全新的网络平台。古老的文学,开始全面进入崭新的网络时代。
如果我们花点时间计算一下自己花在手机和电脑屏幕上的时间,也许我们会更惊讶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甚至是颠覆。那么,该如何面对这一剧烈的变革?
程武表示,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开启了“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当时儒家、道家等百家之学,全会集于著名的齐国官办学府“稷下学宫”,自由讲学、著书论辩。这些盛世畅想尽管观点各异,但却都对中华文明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见,在一个时代的重要变革期,讨论本身的价值或许远远大于结论。而这就是举办艺术高峰论坛的原始出发点。
“40后”大师VS“90后”新锐
根据论坛议程设置,此次腾讯互娱艺术高峰论坛分为文学篇、音乐篇、美术篇三大篇章,主题分别为《遥望50年——中国文学的未来猜想》、《音乐产业所衍生的文化问题》和《艺术与商业,平衡还是倾斜,融合还是冲突?》。蔡志忠、叶辛、海岩、李克明、吴为山、章绍同、项阳、卢小旭、慕容湮儿、吴为山、霍廷霄、李一、杨奇、章绍同、项阳、卢小旭、余秉翰、毕晓世等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领域的大师和新锐分别就这三个议题展开对话和讨论。
在22日当晚文学篇的讨论中,“40后”——65岁的漫画家蔡志忠先生并不认为现在的网络作家在将来就一定变得没有价值。作家叶辛先生提到自己这次坐火车来孔子故里途中,想起了一句歇后语“孔夫子搬家——尽是书,“古时候很可能几车竹简的内容才相当于今天薄薄一本。但是,无论是竹简也好书也好、网络也好,其实只是文学的一个媒介。”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黄丹认为正是网络这个媒介提供了大量的文学机会,“我们系有一个毕业大学生典型就是写《失恋33天》的鲍鲸鲸,她就是在网络连载迅速获得了行内正常的合格编剧的地位。”
90后网络作家、《倾世皇妃》作者慕容湮儿在论坛现场也称很感谢互联网给自己带来的机会,“其实我以前从没想过能当作家,后来我发现,我只要注册一个帐号,就可以在网上发表想写的东西,甚至还可以出版成书、拍成影视剧……我觉得往后互联网对时代的影响会更大。”谈及纸质书籍是否会消亡时,作家海岩表示:“我可能是当今国内少有的不用电脑写作的人了,纸笔写作,能让我更有激情跟灵感。”对于像慕容湮儿这样一年3000万字写作量的网络作家,纸笔写作的传统作家觉得“只能是敬佩了”。
大师与新锐论道文学(从左至右依次为:主持人马东、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仁珪、作家海岩、漫画家蔡志忠、作家叶辛、中华儒道研究协会理事长李克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黄丹、网络作家慕容湮儿)
在本次论坛现场,腾讯互娱还发布了由其出品的系列纪录片《艺术生存》,并公布了预告片。通过该系列纪录片,陈丹青、贾平凹、蔡志忠、陆川等文学、音乐、美术、电影各领域大师与青年翘楚纷纷就“互联网时代的艺术生存”发表了许多振聋发聩的独到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文学-国学专题也选择在此次艺术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杏坛讲学发源故地,诸位与会大师与嘉宾共同发起全民阅读倡导。这是继今年9月“腾讯文学”系统亮相后释出的又一举措,这也意味着腾讯文学正朝着“全文学”的战略方向稳步推进,通过将网络原创文学和精品图书出版进行系统的整合,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全面、便捷的网络阅读服务。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