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宝宝的第一口奶?
【舆情概述】
9月16日,央视曝光天津多家医院新生婴儿的“第一口奶”被奶粉企业操控。报道称,奶企以向医院人员贿赂的方式,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医院给初生婴儿喂自家品牌的奶粉,让孩子产生对某个品牌奶粉的依赖,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
央视报道指出,“第一口奶”喝奶粉对新生儿影响极大,很可能让孩子拒绝母乳,依赖奶粉,从而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因为7天之内的母乳,能够帮助婴儿身体建立起天然的抗菌屏障,如果在期间使用奶粉,就会错过母乳最营养的时机,一旦错过,就没法补救。更糟糕的是,孩子还可能会因此而养成习惯,从此抗拒远比奶粉更有营养的母乳。
不过,多位医学专家指出,从医学角度说,报道中“上瘾”的说法欠妥。对于婴儿来说,第一口奶选择配方奶粉,会比母乳更有味道,婴儿可能会更喜欢吸食奶粉。但这种味觉上的喜好与成瘾性是不同概念,也与人们常说的烟草、酒精、毒品等成瘾形成机制不同。因为奶粉不含精神活性物质,也不会产生依赖潜质,自然谈不上“成瘾”。
此次事件中,多美滋成为众矢之的,备受质疑和批判,同时美赞臣、雀巢、雅培等外资品牌也纷纷“中枪”。
事发后,相关地区人员迅速做出反应,9月16日晚上,天津市委、市政府连夜召开会议研究查处整改具体措施,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深入调查,一经查实,将对管理人员和直接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不护短不姑息,一查到底。9月1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通知要求,各地严格执行《母婴保健法》、《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等规定,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推销宣传母乳替代品;严禁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者、销售者的馈赠和赞助;严禁母乳代用品生产者、销售者在医疗机构做各种形式的推销、宣传。
9月16日,央视曝光“第一口奶”事件,在稍后的几天网络舆论热度上升。到9月26日达到高峰。
9月30日,卫计委回应“第一口奶”事件:待遇低不是理由。
随着国庆假期的到来,舆论热度减弱。
【各方观点】
卫生部计委回应“第一口奶”事件:待遇低不是理由。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称:这件事情的发生使公众对于我们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除了给公众道歉之外,我觉得我们还应该向医务人员道歉,因为极个别医疗机构或者极个别医务人员的行为,造成了对整个医务人员形象,我觉得从管理上是有责任的,没有得到真正的监管落实,应该说我们管理上有失误。他说公众如果有怒气要撒的话撒到我们身上,因为作为主管部门,是我们的监管不力,而不希望去牺牲公众对于医务人员的这种信任,。
有人把这个事情发生和待遇低、和工作辛苦联系,因为现在的医务人员待遇低。毛群安说,这恰恰是我们的职业所不允许的。那些理由是站不住的,它只能是诱因,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还是我们医务人员对这个职业道德要求的漠视。
多美滋:表示非常震惊和重视
9月16日下午,多美滋中国即发布声明“表示非常震惊和重视”,并称“严格遵循中国的法律法规,包括《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并为此设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9月23日,多美滋发表声明称,已于数日前启动了事件调查。调查结果或将于10月1日前公布。
9月25日,记者致电多美滋公关部,对方回应称,正委托第三方进行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
9月29日,距离多美滋“第一口奶”事件被曝已经过去两周。当天下午,记者再次就调查结果采访多美滋。多美滋中国公关部公关经理王慧颖还是表示,目前没有结果可告知。“我们暂时还在调查当中,有消息了会再通知你,会跟大家联系。”她并没有告知具体会在什么时间公布具体调查结果。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钟凯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钟凯认为,重新树立“母乳喂养好”的科学育儿方式,不是要盲目地打击和排斥婴幼儿奶粉,而是应该遵医嘱使用。“希望企业更守规矩,医生更有职业担当,年轻的爸爸妈妈更理性,让中国的宝宝健康幸福地成长。”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务部主任孙新
“医学上不存在所谓‘第一口奶’的概念,只有‘初乳’的概念。”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务部主任孙新介绍,母乳里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任何奶粉中都无法添加的,比如抗感染因子、生长因子对宝宝的抗感染能力非常有益,但配方奶无法添加;配方奶的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比例没有母乳合适,牛磺酸的含量少,所含的铁质也不能让宝宝很好地吸收。产后5天内的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抗体、营养成分则更是珍贵,虽然量少,但对于宝宝来说一般都足够了。
至于“第一口奶”喝奶粉会让宝宝“上瘾”的说法,专家们表示暂时都没有相关的科学研究证据。孙新说:“这只是我们成年人的推断,认为孩子习惯了一种奶的口感就不爱喝另一种。实际上对新生儿来说,他们对气味、口味会有感知,但因为味觉发育还没有成熟,因此不会那么敏感,尤其是在喝‘第一口奶’时的出生早期。”
【舆情分析】
本次舆情的形成基本上是没有悬念的,传播者是国字号第一主流媒体,曝光内容又是涉及医院、奶粉、孩子这些让中国老百姓神经时刻紧张的社会焦点中的焦点,这样的新闻不火都不行。
整个舆情持续20多天,直到出现第二个关注点——国庆长假,本次舆情才告一段落,关注的省份还是以事发地和周边省份为主,从传播广度来看,由于是央视曝料,所以从一开始就是各大主流网站跟进,其他专业网站和地方网站纷纷转载,几天内很快就形成了强大的舆情。
从本次舆情的社会各方应对来看,没有出现大的问题,无论是卫生部、医院、还是当地政府、主管部门都是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检讨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社会各部门应对社会舆情的本领在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央视曝光的问题比较容易引起各政府部门的重视,只要政府部门重视,问题往往会有一个迅速的解决。
这次的具体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反思我们国家在食品安全、医疗卫生方面频频出现状况,免不了让人感觉这些补救措施是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近,保定市清苑县东臧村村民47岁的郑艳良因没钱继续治疗,在家里用钢锯自己锯腿,这一事件再一次把我国的医改抛上了舆论浪尖,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深化改革成为最强音,全国民众对顶层改革方案翘首以盼。
此文来源于《企业界》,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游金地。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