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不去小微公司?
不止一个小微公司企业主对我说过:我们根本招不到上海籍员工,也招不到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他们只能招到从内地城市不知名的大专大学毕业的,想到北京上海闯闯世界的不甘心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有一种共同特质:完全没有“爹福利”,即使在故乡也无法靠关系找到在当地算是体面的工作;高考成绩一般,没有名牌学历傍身;外地或者农村户口;有冒险精神,希望到大城市开开眼界。
而相比之下,大城市或者省会城市户籍的年轻人则大多对工作有着更多的期待。用一位私人葡萄酒商的话来说:“很多上海籍的年轻人名下已经与父母共同拥有一套或两套房子,他们希望这份工作能让自己再买一套房子。”而看上去活得相当艰难的小微企业显然满足不了这样的需求,当然不是他们的选择。
但另一方面,名牌大公司、薪金待遇好的企业对人才的选择又近乎苛刻。有些公司的行政助理都拥有海外硕士学历,而且看上去三五年之内还摘不下“助理”的帽子。某些据说待遇很好的央企更是传出非博士不要的条件。我的一个实习生,拥有复旦大学本科的学历,同时又拥有香港浸会大学硕士生学历,把简历投给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本土视频网站,竞然连个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那么本科毕业去不了大公司怎么办呢?好办,考研、出国镀金,或等着父母在当地找关系。研究生毕业、拿了洋学历回来就能进五百强吗?一家中国财经媒体的调研结果显示:研究生学历或镀金学历并不见得占多少优势。他们还是更看重相关行业经验。当然,如果是常春藤名校,还是会加分的,但也只是在其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才有优势。而上海戏剧学院的一位教授跟我说:以前本科毕业生已经能写出很漂亮的论文,而现在研究生毕业的论文水平也未必见得跟当年本科生的水准相比。这都是扩招惹的祸。这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暗示了一个真相:学历升级了,见识未必升级,实际操作能力就更难说了。而且,这对各大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来说,也已经不是秘密。
但即使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也很少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会选择去小微公司。一是不稳定;二是担心无四金保障;三是工资不高;四是怕学不到东西。但我了解了一下小微公司给出的薪酬标准后发现:资金链紧张的小微公司通常开不出高级专业人士的薪酬,但在付给应届毕业生的薪酬待遇上,与一般的大公司不相上下。而且小微公司的优势是,如果你在大公司只能做助理的差事,在小微公司则可以大展拳脚,有机会在生产、营销、销售等许多方面一试身手,只要你有这个野心。90%的小微公司活不到一年。但这一年的经验值却可以升值保值。事实上,中国的就业市场上,行业经验早就成为比学校的品牌和学历的级别更有价值的东西。愤世嫉俗一点,你可以把小微公司让你什么差事都做当成剥削廉价劳动力。换一个角度,这其实是让你带薪修炼不同行业的经验值。
在从学校出来的最初两年里,企业能带给你的远远大于你能带给企业的。去观察这个行业是怎么运作的,去体会每个职位的责权利,去推敲办公室同事每句话的韵味。从这个角度,与其再去学校回炉一年,用两三年的青春换一个学历,还不如去小微公司锻炼自己的竞争力。公司是别人的,倒了就倒了。经验值是你的,谁也带不走,而且也许比洋学历还受市场欢迎。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这个方法,帮你轻松戒掉手机瘾
每一次拿起手机,本来只是想查个快递,或者看个天气,但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会去看别的东西,不知不觉就玩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的时间,事情快递又没有查成。怎么样才能停止被手机瓜分我们的时间精力,戒掉「手机瘾」呢?在纽约时报早些时间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手机中的…...
[详情]
光庭科技苏晓聪:自动驾驶中,产品才是我们的核心
文 | 彭赛琼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在自动驾驶刚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切都是未知数,头部企业的经验和数据,外界无从而知。这种状况树立起了一道门槛,有的公司保持观望,有的公司则急流勇进。光庭科技就属于急流勇进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