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高峰论坛
SHIBOR上升的背后
2013-10-31 高峰论坛
分享到:

  SHIBOR(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又升了,而且升了足足一个星期,勾起人们对六月份“钱荒”的回忆,勾起对金融稳定的担忧。

  当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几次不进行逆回购、不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时,货币市场交易员开始担心中国的货币政策开始收紧,银行囤积银根。甚至10月29日央行重新进行逆回购,也无法阻止银行间利率的上扬脚步。

  首先,10月29日隔夜拆息为4.45%,高过今年平均的2.5%,但是远不及六月份钱荒时25%那么夸张。一周期拆息利率为5.3%,高过今年平均的3.3%,但是远不及六月高峰期的7.6%。目前市场有担心,资金也偏紧,但是未到恐慌的地步。再者,六月份时有个别银行在拆借市场违约或近似违约,交易对手风险飙升,目前还没有见到类似的信用风险。

  其实,将过去几年的一周银行间利率和七天掉期利率的曲线,按月份排列,然后叠放在一起,可以看到每年十月份末均会出现一次上扬,今年较往年略高,但不过分,甚至不算最高。换言之,十月份是缴税高峰期之一,企业将税金纳上,财政部尚未将资金存回银行,体系内资金便有一段真空期。和农历新年、半年度审计一样,十月份一般有季节性的短期利率上抽,不久便会回落。

  市场的担心是,人民银行停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注入流动性(10月21日那周净回收980亿元),意味着货币政策趋紧。的确货币政策在慢慢收紧,但央行暂停逆回购并非其中的一部分。九月份外汇储备大幅上升,表明热钱流入加快,央行没有必要向市场进一步添加银根。

  事实上,中国人民银行此刻并不想抽紧银根。三中全会招开在即,经济稳定、金融稳定乃头等大事,央行不会在此刻玩火。它于10月29日重开逆回购便是最好的例证。尽管没有政策上的需要,人民银行也象征性地注入了一点流动性,试图安抚市场情绪。笔者认为,央行短期内还会进一步透过公开市场操作及其他手段来实现金融“维稳”。目前SHIBOR上扬与六月份情况的根本不同,就是央行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改变了,目标不再是“教训银行”,而在于稳定市场。

  不过,撇开短期市场的起伏和央行的操作不谈,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的货币环境已经在改变。六月份“钱荒”乃信贷大环境由宽松走向收缩的分水岭。银行的风险意识和借贷意识已经改变,影子银行的集资能力已经改变。只是目前体系内流动性十分充沛,央行抽取流动性又十分温和,经济和市场一时感受不到资金的压力,不过货币环境和央行政策已在悄悄收紧。一叶知秋。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明天晚上”的马云 下一篇:钱多多揭熊市逃生的法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