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学苑 > 人力资源
“中国推销员”李克强:一年带回1400亿美元大单
2014-12-24 人力资源
分享到:

  14日下午,李克强踏上哈萨克斯坦的土地才几个小时,就和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共同见证了两国重要合作文件的签署,总金额140亿美元。通过这些协议,中哈将加强在哈原油开采方面的合作;两国还决定成立合资公司开采哈铀矿资源。15日一早,李克强与马西莫夫共进早餐时,又敲定了一份180亿美元的产能合作框架协议。

  记者盘点总理今年的五次出访,截至目前,李克强已经带回了至少近1400亿美元的大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能源、基建、金融和民生领域,尤其是铁路方面。

  铁路方面最大金额的协议,是今年5月李克强访非期间,中土集团获得的尼日利亚131亿美元铁路大单,刷新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单体合同额最高记录。另外,蒙内铁路、中俄高铁、中泰铁路的合作协议也是亮点。

  金额最高的大单,是访问英国时,英国石油公司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达200亿美元。根据此协议,自2019年起,英国石油公司将每年为中海油供应150万吨天然气,供应期限为20年。

  在民生领域,李克强访问希腊时,中国购买了希腊很多橄榄油和葡萄酒;访问英国时,中英共同设立总额为2亿英镑的科学基金,未来5年,中国将向英国派遣1万名公费留学生;出访德国时,德方明确简化中国人签证申请的程序……这些都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2、推销自家产品是国际惯例

  普京也曾充当“战机销售员”

  为何总理出访时会签如此多的大单?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陈明明介绍,这些大单并不是总理“亲自”签署的,而是总理到场见证,表明中国政府对这些大项目的支持。

  总理出访时各种大单的签署,一般有三种情况。陈明明说,一是在总理出访之前,商务部、外交部等提前了解哪些项目具备签约的条件,整体做出计划,等总理到访时一起签;二是有的项目具备签约的潜力、但还需要“推一把”,有关部门也会将其列入访问的签单项目中,利用访问来推动达成协议;三是一些有意向、正在谈判的项目,中国也会利用总理出访来推动,届时双方可能会签署没有约束力的意向合作协议。

  借出访之机推销产品、为双方签署大单提供支持,并非只有中国领导人这么做。可以说,这是一种国际惯例。各国领导人推荐的产品小到香肠,大到飞机。一向严肃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曾经充当“战机销售员”,竭力推销俄制先进战机“苏-35”和“米格-29”。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说,在和平发展年代,任何一位领导人的重要职责之一,都是为经济保驾护航,开展经济外交。

  3、高铁“超级推销员”

  “推销中国高铁时心里特别有底气”

  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李克强出访时经常扮演“推销员”的角色,最重要的产品就是高铁。

  今年8月,李克强在铁路总公司考察时说,我每次出访都推销中国装备,推销中国高铁时心里特别有底气。中国高铁走出去不仅能带动装备和劳务出口,更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陈凤英对记者表示,高铁不是一般的项目,是一个战略。在世界范围内,高铁都是政府行为。修建高铁必须要政府立项,而且金额巨大,动辄上亿,时间跨度也要几年,“靠企业单枪匹马去闯,很难竞争得过发达国家。如果没有总理的推销,可能什么都做不出来。”

  今年10月,李克强向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推销了中国的“高寒高铁”。在那次出访中,两人见证了中俄签署高铁合作备忘录,推进构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优先实施莫斯科至喀山的高铁项目。

  中国铁路行业一名内部人士透露,喀山高铁合作的意向非常明确,俄罗斯肯定会让中国来做。目前双方会谈已经进行了几轮,谈得很深入,涉及融资、本土化生产、技术制定等。如果按照这个节奏推进,很快会有进一步的成果。

  “总理推销,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他说,铁路这种大项目,纯粹的市场行为要慢得多。领导人推销影响力大,能提高成功率。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分享到:
上一篇:我们这一代人的困惑 下一篇:不当姿势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吗
相关阅读